直言极谏科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kē
注音:ㄓˊ 一ㄢˊ ㄐ一ˊ ㄐ一ㄢˋ ㄎㄜ

直言极谏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代沿之。

引证解释:

⒈ 唐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汉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 宋代沿之。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

唐白行简《李娃传》:“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授成都府参军。”
宋苏舜钦《乞纳谏书》:“臣昨覩乙亥詔书,或越职言事……恐非本於宸衷。盖陛下即位以来,屡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转对,又置诣匭,设直言极諫科,今詔书如此,是与前事相违。”
清薛福成《选举论中》:“窃尝观汉唐宋之世,自贤良方正以逮直言极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荐之,天子试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F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EYY
  • 五行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GLI
  • 五行

(动)旧时称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从~如流|进~。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UFH
  • 五行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