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
拼音: | wéi shí |
注音: | ㄨㄟˊ ㄕˊ |
唯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
2.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
2.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参阅《成唯识论》。
引《楞严经》卷五:“我以諦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太虚倒并不专讲佛事,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哪。”
国语词典: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
网络解释:
唯识
- 1、天台、贤首、唯识等等,最后的发展均是归于净土。
- 2、主人公应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因缘,穿梭于修道与成佛的世界,方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宇宙真理;所谓出世与入世,所谓人生真相,尽在心念转换的瞬间。
- 3、倒十字包含了撒旦的教义,唯我唯识,威力强大,血族的法术还把血之精华里的能量蕴藏在内,威力不容小觑。
- 4、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 5、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 6、历史意义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字义分解
与唯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