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渎之官
拼音:jué dú zhī guān

决渎之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字义分解

  • 拼音jué
  • 注音ㄐㄩㄝ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NWY
  • 五行

(1)(动)决定:表~|判~|犹豫不~|一~雌雄。

(2)(副)一定(用在否定词前面):~不退缩|~无异言。

(3)(动)决定最后胜败:~赛|~战。

(4)(动)执行死刑:枪~|处~。

(5)(动)决口:溃~。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FND
  • 五行

1. 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沟渎。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2. 轻慢,对人不恭敬:亵渎。渎职。烦渎。

dòu

1. 古同“窦”,洞。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