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启后
拼音: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注音: | ㄔㄥˊ ㄒ一ㄢ ㄑ一ˇ ㄏㄡˋ |
词性: | 成语 |
承先启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承先启后
(1)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说“承前启后”
英
引证解释:
⒈ 犹承上起下。
引清王昶《湖海诗传·尹继善》:“文端公歷任封疆,晚归臺阁,岁歷五十餘载,承先啟后,三代平章,史册所罕覯也。”
师言《<唐宋传奇选>前言》:“唐宋传奇作品,在我们小说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它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国语词典:
承继先人的遗教,并开启后来的事业。《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觔担儿,好不轻松爽快呀。」也作「承前启后」。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承先启后
- 1、他初上夜班,一路上总有承先启后的感觉,直到进了厂大门才心安。
- 2、文中这句话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 3、这段文字对文章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 4、我们要兢兢业业地作,才能承先启后,再创佳绩。
- 5、本书是“中国人:承先启后”这门课程的学习指南。
- 6、我都是这样给别人打饭的,可惜我火候还不够,我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承
- 五笔BDII
- 五行金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6
- 繁体先
- 五笔TFQB
- 五行金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7
- 繁体啓
- 五笔YNKD
- 五行木
(1)(动)打开:~封|~门。
(2)(动)开导:~蒙|~发。
(3)(动)开始:~程|~用。
(4)(动)陈述: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
(5)(名)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谢~。
(6)(Q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