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
拼音:běn néng
注音:ㄅㄣˇ ㄋㄥˊ
词性: 名词形容词

本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能běnnéng

(1) 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

instinct;intuition

引证解释:

⒈ 人类和动物不学而能的行为。如婴儿吮乳、蜜蜂酿蜜等。

瞿秋白《饿乡纪程·绪言》:“我在这样的地方,视觉本能几乎消失了。”

⒉ 谓天性,本性。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族主义,自太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如果两个人相好,又为了怕生孩子的缘故而分离着,这是反乎本能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人都有爱美之心,追求美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⒊ 形容某种下意识的举动或反应。

巴金《家》十九:“然而这时候听见人说起姑少爷,她不觉本能地红了脸,感到她自己也不能解释的羞愧了。”
丁玲《“牛棚”小品》:“忽然,我感觉到有一个东西,轻到无以再轻地落到我的脚边。我本能地一下把它踏在脚下,心怦怦地跳了起来。”

国语词典:

不待学习而生来具有的才能,具有三项特点:一为天赋的、不学而能的动作。二为先天有组织的反应。三为同类生物各分子所同有。

词语翻译

英语
instinct
德语
Instinkt; instinktiv
法语
instinct

网络解释:

本能

  • 《本能》是由保罗·范霍文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莎朗·斯通主演的爱情片。该片于1992年3月20日在美国上映。
  • 该片讲述了警探尼克为调查一宗离奇的冰锥杀人命案而与有着重大嫌疑的作家凯瑟琳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本能 (汉语词语)

  • 本能是中华文化的汉语词汇,是指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
  • 本能包括保存自己和种族的驱力,它涉及性和攻击欲望。这些力量是周期性的,并且能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满足。
  • 本能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类人猿只会本能地使用天然的,但不能制造。
    • 2、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四海为家是他最基本的本能
    • 3、生活处事和人的本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4、关爱是我们的本能,奉献是我们的天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们永远做不完的梦。
    • 5、远离家乡自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男儿志在四方。学会适应,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 6、想一想人的最后一天,本能的会做很多事,以满足在最后时间的价值,当然越快乐越,所以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会更珍惜时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néng,nài
    • 注音ㄋㄥˊ,ㄋ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XX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nài

    1.古同“耐”,受得住。

    2.笔画数: 10。

    3. 部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