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形
拼音:shì xíng
注音:ㄕˋ ㄒ一ㄥˊ

事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文章中事物的铺陈。 2.犹情况,情势。

引证解释:

⒈ 指文章中事物的铺陈。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⒉ 犹情况,情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玄西下,入石头 …… 玄时事形已济,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咏云:‘簫管遗音在, 梁王安在哉!’”
《隋书·刘昉传》:“宇文忻见高熲,向之叩头求哀。 昉勃然谓忻曰:‘事形如此,何叩头之有!’”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AET
  • 五行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