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状
  • 【拼音】: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 【注音】:  

    ㄑ一ˊ ㄒ一ㄥˊ ㄍㄨㄞˋ ㄓㄨㄤ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奇形恠狀

  • 【简拼】:  

    QXGZ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状;不能读作“zuà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状;不能写作“壮”。

  • 成语意思

  • 解释: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 出处:

    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 语法:

    奇形怪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 示例: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唐 吴融《太湖石歌》)

  • 英语:

    badly dressed appearance

  • 日语:

    へんな形,奇怪(きかい)なかっこう

  • 其他:

    <德>grotesk geformt<法>forme bizarre

  • 近义词:

    怪模怪样非同寻常

  • 反义词:

    司空见惯

    • 1、公园里,那奇形怪状的石山脚下,是一条宛如玉带的涓涓细流。
    • 2、在海边,我们拾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贝壳。
    • 3、溶洞里,钟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许多中外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 4、溶洞里奇形怪状的石笋和钟乳石都是天然生成的。
    • 5、岩洞里奇形怪状的岩石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 6、这里满山都是奇形怪状的大石头。

    字义分解

    • 拼音qí,jī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SKF
    • 五行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AET
    • 五行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 拼音guài
    • 注音ㄍㄨ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CFG
    • 五行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Y
    • 五行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