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帮子
拼音:sāi bāng zi
注音:ㄙㄞ ㄅㄤ ㄗˇ
词性: 名词

腮帮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腮帮子sāibāngzi

(1) 人和哺乳动物眼以下和口以上及口旁的脸侧部。也说“腮帮”

正要再说什么,忽然一大滴水点滴在腮帮上。——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cheek

引证解释:

⒈ 腮帮。

《红楼梦》第四十回:“説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出山》:“乔光朴不回答,腮帮子上的肌肉又鼓起一道道肉棱子,他又在咬牙帮骨。”

国语词典:

脸颊。

如:「她总爱鼓著腮帮子想事情。」

网络解释:

腮帮子

  • 腮帮子,指人面部颌骨两侧末端的部分,即下巴的两侧。
    • 1、满街的男女老少歪着脖子走路,手捂着腮帮子,像全国流行痄腮。
    • 2、要说理由,无非是再也看不到林依然红艳的小嘴巴,看不到她长长的乌发,晶莹的大眼睛,看不到她鼓起腮帮子的情态,看不到她穿白色裙衣。
    • 3、我终于摇摇晃晃走进教室去上健康课,鼻血已经不流了,但我的眼睛乌青,腮帮子肿大。
    • 4、小文指指蓝熙书鼓着腮帮子把灯笼吹灭了。
    • 5、跳舞的穿着浑身发亮的衣服,可怜的翻筋斗老头儿涂着两腮帮子胭脂,引起那些乡下佬睁着眼瞧,不提防后面就有三只手的家伙在掏他们的口袋。
    • 6、圣心忆街上的房东太太养着一只金丝雀,还有两个男房客,桃色腮帮子,条纹裙子,欢蹦乱跳得像个年轻姑娘。

    字义分解

    • 拼音sāi
    • 注音ㄙㄞ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ELNY
    • 五行

    (名)两颊的下半部:~帮子。

    • 拼音bāng
    • 注音ㄅ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TBH
    • 五行

    (1)(动)帮助:~忙|~补(在经济上帮助)。

    (2)(动)指从事雇佣劳动:~短工|~佣|~厨。

    (3)(名)(~儿)物体两旁或周围的部分:鞋~儿|船~。

    (4)(名)(~子、~儿)某些蔬菜外层的叶子:菜~儿。

    (5)(名)群;伙;集团:搭~|马~|匪~。

    (6)(量)用于人;是“群、伙”的意思:一~小朋友。

    (7)(名)帮会:青~|洪~。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