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衰三竭
拼音:zài shuāi sān jié
注音:ㄗㄞˋ ㄕㄨㄞ ㄙㄢ ㄐ一ㄝˊ
词性: 成语

再衰三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再衰三竭zàishuāi-sānjié

(1) 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be nearing exhaustio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再衰三涸”。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
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条约)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

国语词典: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形容力量衰竭耗尽,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词语翻译

英语
weakening and close to exhaustion (idiom)​; in terminal decline, on one's last legs

网络解释:

再衰三竭

  • 再衰三竭,成语,作定语;含贬义,形容军队逐渐丧失了开始时的锐气,战斗力越来越弱。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再衰三竭的近反义词

    • 1、因为输了前两局,小牛队再衰三竭,已无力应战了。
    • 2、敌人已到了再衰三竭的时候,即将全面崩溃。
    • 3、不注意劳逸结合,高强度的连续作,使他饱尝到了再衰三竭的滋味。
    • 4、敌人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们对两处高地的进攻已经失败。 ()
    • 5、反观己方,正是验证了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理。
    • 6、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

    字义分解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MFD
    • 五行

    (1)(副)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

    (2)(副)表示更加。

    (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

    (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

    (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 拼音shuāi,cuī
    • 注音ㄕㄨㄞ,ㄘㄨㄟ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KGE
    • 五行

    shuāi

    1.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衰微。衰弱。衰老。盛(shèng )衰。兴(xīng )衰。

    cuī

    1. 等次,等级,等差:等衰(等次)。

    2. 同“缞”。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jié
    • 注音ㄐㄧㄝ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UJQN
    • 五行

    (形)尽:~力|力~声断|取之不尽;用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