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shēng zhī dé
ㄗㄞˋ ㄕㄥ ㄓ ㄉㄜˊ
常用成语
ZSZD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救命的恩德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语法:
再生之德作主语、宾语;指恩情。
示例: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8回:“使小侄不至漂泊,那便是伯伯再生之德了。”
近义词:
- 1、不管是神祖,还是魔祖,都阻止不了你们再造之恩,再生之德。
- 2、豺圣团长,您的再生之德,我虎蛟没齿难忘。
- 3、应该家里供他一个长生牌位,以谢他的再生之德。
- 4、据说,后蜀主孟昶曾对其有救命之恩,花蕊夫人更是对其有再生之德。
- 5、周二狗设宴感谢各位医生对弟兄们的再生之德,同时庆祝王丹月姐妹相逢。
- 6、小子叶藏,谢过于老神仙救命之恩!再生之德,无以为报,但有驱策,小子定当万死不辞。
字义分解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再
- 五笔GMFD
- 五行金
(1)(副)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
(2)(副)表示更加。
(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
(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
(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5
- 繁体生
- 五笔TGD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再生之德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