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
拼音: | fàn bài |
注音: | ㄈㄢˋ ㄅㄞˋ |
梵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名)佛教徒念经的声音。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
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陈思。”
宋陆游《游卧龙寺》诗:“君不见天童径山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唄层云中。”
清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词:“空山梵唄静,水月影俱沉。”
朱自清《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
国语词典:
在印度指歌咏法言,在中国则指唱颂短偈或歌赞。
网络解释:
梵呗
- 1、不但恢复传统梵呗也同时培养了更多梵呗高僧来传播。
- 2、飘蓬只逐惊飚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纳兰容若。
- 3、佛教音乐始于印度,初以梵文念唱又称梵呗。
- 4、一天,在灵泉寺的执事会议中,和尚很严厉的指出,梵呗实在唱得不。
- 5、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 6、佛教梵呗自成体系且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明显地有异于一般世俗音乐。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