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霞
拼音: | bān xiá |
注音: | ㄅㄢ ㄒ一ㄚˊ |
班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黄色桃形的僧帽。黄教的教主所戴,始于宗喀巴。
引证解释:
⒈ 黄色桃形的僧帽。黄教的教主所戴,始于宗喀巴。,在印度只有获得班智达称号的人才能戴,但颜色不是黄的。”
引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七讲第一节:“大约从一三八八年开始, 宗喀巴改戴桃形尖顶的黄色僧帽,这种帽原名“班霞”
网络解释:
班霞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
- 注音ㄅㄢ
- 笔划10
- 繁体班
- 五笔GYTG
- 五行水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