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
拼音:bài dēng
注音:ㄅㄞˋ ㄉㄥ

拜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接受赐赠的敬词。

引证解释:

⒈ 接受赐赠的敬词。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 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清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颜甲,念雉坛之存者几人;晋祝将俟先庚,记鹤羽之归来隔岁。”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鸿者, 康熙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赵秋谷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 黄遂衔之刺骨。”

字义分解

  • 拼音bài,bái
  • 注音ㄅ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DFH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bái

[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

  • 拼音dēng
  • 注音ㄉㄥ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GKU
  • 五行

(1)(动)上、升:~山。

(2)(动)刊登或记载:~记。

(3)(动)踩、踏:用力踩~。

(4)(形)成熟:五谷丰~。

(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