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锡钱
拼音: | jiā xī qián |
注音: | ㄐ一ㄚ ㄒ一 ㄑ一ㄢˊ |
夹锡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徽宗时蔡京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引证解释:
⒈ 宋徽宗时蔡京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引《宋史·食货志下二》:“初, 蔡京主行夹锡钱,詔铸於陕西 ……其法以夹锡钱一折铜钱二。每緡用铜八斤,黑锡半之,白锡又半之。”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一》:“蔡京当国,凡以金银丝帛等贸易,勿受夹锡钱者,以法惩治。盖其时有以金银为用者矣。”
网络解释:
夹锡钱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jiá,gā
- 注音ㄐㄧㄚ,ㄐㄧㄚˊ,ㄍㄚ
- 笔划6
- 繁体夾
- 五笔GUWI
- 五行木
jiā
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夹住。
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夹一水。夹峙。
3. 搀杂:夹生饭。夹杂。
4. 夹东西的器具:竹夹子。夹剪。卷(
jiá )夹。1. 两层的衣服:夹衣。夹被。
gā1. 〔夹肢窝〕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