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议
拼音:bó cǎi zhòng yì
注音:ㄅㄛˊ ㄘㄞˇ ㄓㄨㄥˋ 一ˋ
词性: 成语

博采众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网络解释:

博采众议

  • 博采众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ó cǎi zhòng yì,意思是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 博采众议的近反义词

    • 1、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 2、这样,原本是为了博采众议而启动的可行性研究,也就变成了一种随意粘贴的标签。
    • 3、尽管博采众议的态度不是坏事,但蔡英文既已是这场选战的主帅,她在“等待党内怎么说”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其实“全党都在看你怎么做”。
    • 4、有了平常心,方能放下架子,静心自我反省,及时察短补缺;有了平常心,才能丢掉“面子”,事业为重,博采众议,不避其“丑”。 
    • 5、为改变这种局面,杨有伟一面邀请专家把脉,一面走企入户搞调研,最后博采众议,他决定对集体资产全面改制。
    • 6、如想获得巨大成功,一个人必须尽力博采众议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GEF
    • 五行

    (1)(形)多;丰富:渊~。

    (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

    (3)(形)〈书〉大:宽衣~带。

    (4)(动)取得:聊~一笑。

    (5)(名)指赌博:~徒|~局。

    • 拼音cǎi,cài
    • 注音ㄘㄞˇ,ㄘ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SU
    • 五行

    cǎi

    1.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开采:采煤。采矿。

    3. 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 同“彩”。

    6. 〔采采〕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cài

    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WU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