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之府
拼音: | sān qián zhī fǔ |
注音: | ㄙㄢ ㄑ一ㄢˊ ㄓ ㄈㄨˇ |
三钱之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钱库。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钱库。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
引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
裴骃集解引贾逵曰:“虞夏商周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
宋孔平仲《苏子由寄题小庵诗用元韵和》:“宦身粗应三钱府,吏隐聊开一草庵。”
网络解释:
三钱之府
字义分解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錢
- 五笔QGT
- 五行金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三钱之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