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冠
拼音: | lóng guàn |
注音: | ㄌㄨㄥˊ ㄍㄨㄢ |
笼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武官所戴的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武官所戴的帽。 《梁书·陈伯之传》:“褚緭在魏,魏人欲擢用之。
引魏元会, 緭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2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魏人怒,出为始平太守。”
《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官,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 汉时有武冠、武弁、繁冠、大冠诸名, 晋宋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餘冠为高大矣。”
网络解释:
笼冠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lǒng
- 注音ㄌㄨㄥˊ,ㄌㄨㄥˇ
- 笔划11
- 繁体籠
- 五笔TDXB
- 五行木
lóng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5. 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lǒng1. 较大的箱子:箱笼。
2. 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