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告
拼音: | guān gào |
注音: | ㄍㄨㄢ ㄍㄠˋ |
官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引证解释:
⒈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引唐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
《旧唐书·宪宗纪下》:“新授桂管观察使房启降为太僕少卿。 启初拜桂管,启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启。”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显忠军中有中侍大夫至小使臣官告付身仅二十道,是役也,书填悉尽。”
国语词典:
古代授官的文书,犹今之委任状。《旧唐书.卷一五.宪宗本纪下》:「启初拜桂管,启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启。」也作「告劄」、「告身」。
网络解释:
官告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