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鸟
拼音:jīn niǎo
注音:ㄐ一ㄣ ㄋ一ㄠˇ

金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古代吐蕃等少数民族报急的使者。 2.对飞鸟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吐蕃等少数民族报急的使者。

唐白居易《城盐州》诗:“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羣臣。”
苏仲翔注:“《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驛,有急兵,驛人臆前加银鶻,甚急,鶻益多。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鸟使。’”

⒉ 对飞鸟的美称。

唐鲍溶《郊天回》诗:“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宫。”

网络解释:

金鸟 (格林兄弟编著童话)

  • 《金鸟》讲述了园丁的三个儿子在寻找金鸟途中,遇到给予忠告的狐狸,只有善良的三儿子听从狐狸劝告,经过重重艰辛后获得金鸟,金马和公主芳心,并解救受到诅咒的王子的故事。
  • 金鸟 (汉语词汇)

  • 1.指古代吐蕃等少数民族报急的使者。2.对飞鸟的美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niǎo
    • 注音ㄋ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YNG
    • 五行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