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戎
拼音:zhì róng
注音:ㄓˋ ㄖㄨㄥˊ

治戎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作战;治军。

引证解释:

⒈ 作战;治军。

《左传·成公三年》:“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
宋陈亮《酌古论·李靖》:“唯善治戎者为能制之,唯天下奇才为能用之。”
章炳麟《复仇是非论》:“今於两国治戎,积尸蹀血者,顾不敢议。”

国语词典:

用兵、作战。

网络解释:

治戎

  • 治戎,读音zhì róng,汉语词语,意为作战,治军。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DE
    • 五行

    (1)(名)兵器;武器:兵~。

    (2)(名)军事;军队:~马|~装。

    (3)(名)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