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猲
拼音: | xū hè |
注音: | ㄒㄨ ㄏㄜˋ |
虚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虚喝"。 2.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虚喝”。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
引《战国策·齐策一》:“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
《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引此文作“虚喝”。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全欲朝廷不为备,且不遽絶其给,乃挟蒙古李宋二宣差以虚喝朝廷,然蒙古实未尝资全兵。”
严复《救亡决论》:“是故一理来前,当机立剖,昭昭白黑,莫使听荧。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
网络解释:
虚猲
字义分解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