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之徒
拼音:wáng mìng zhī tú
注音:ㄨㄤˊ ㄇ一ㄥˋ ㄓ ㄊㄨˊ
词性: 成语

亡命之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指脱离户籍的逃亡者。后泛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本指脱离户籍的逃亡者。后泛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人。参见“亡命”。

《周书·郭彦传》:“彦劝以耕稼,禁其游猎;民皆务本,家有餘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唐陈子昂《上蜀川安危事》:“其中游手惰业亡命之徒,结为光火大贼。”
《水浒传》第六三回:“倘若这些亡命之徒引兵到来,朝廷救兵不迭,那时悔之晚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他分明是一个久闯江湖的亡命之徒。”

国语词典:

逃亡在外的人。

词语翻译

英语
runaway(idiom)​; desperate criminal, fugitive

网络解释:

亡命之徒 (汉语成语)

  • 亡命之徒,汉语成语。
  • 拼音:wáng mìng zhī tú
  • 释义:1、指逃亡的人。2、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 亡命之徒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你是不要命了吗?怎么会跟那批亡命之徒往来呢?
    • 2、西方黑社会里,有许多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
    • 3、警方已抓捕了这个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
    • 4、这些亡命之徒的手段十分凶狠,想和他们打交道可千万不能大意。
    • 5、这伙亡命之徒,什么坏事都做。大快人心的是,公安人员终于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 6、这些亡命之徒愍不畏死,无恶不作,政府决心要严惩他们。

    字义分解

    • 拼音wáng,wú
    • 注音ㄨㄤˊ,ㄨ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NV
    • 五行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1. 古同“无”,没有。

    • 拼音mìng
    • 注音ㄇ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GKB
    • 五行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