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之利
拼音:yú wēng zhī lì
注音: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
词性: 成语

渔翁之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渔人之利。参见“渔人得利”。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 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茅盾《虹》八:“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

国语词典: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

网络解释:

渔翁之利

  • 汉语词汇。犹言渔人之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获利。
  • 渔翁之利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他准备隔岸观火,让双方恶斗下去,坐收渔翁之利
    • 2、青芝之役后,南月趁虚而入,越东山,杀掳俱多,轩辕坐看两虎相斗,欲收渔翁之利
    • 3、到时候他们两家鹬蚌相争,自家与赵雷的清风寨正坐收渔翁之利
    • 4、既然如此,一只妖兽断然不是这黑纹魔虎的对手,那就让这些妖兽一同出手,对付这黒纹魔虎,它们鹬蚌相争,他苏晨便坐收渔翁之利
    • 5、古月昊天挑战杀道地皇时都有人帮他说话,要是古月昊天真的拿去证据来对付茅山教,其他四派绝对会袖手傍观,坐收渔翁之利
    • 6、白人总想十亿印度人和十亿中国人打起来,自己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QGG
    • 五行

    (1)(动)捕鱼:~产|~场|~船|~夫|~港|~歌|~鼓|~户|~火|~具|~猎|~轮|~民|~人|~网|~翁|~汛|~业。

    (2)(动)谋取(不应得的东西):~利。

    • 拼音wēng
    • 注音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CNF
    • 五行

    (1)(名)年老的男子:老~。

    (2)(名)父亲:乃~。

    (3)(名)丈夫的父亲:家~。

    (4)(名)妻子的父亲:岳~。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JH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