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俗
拼音: | lǐ sú |
注音: | ㄌ一ˇ ㄙㄨˊ |
里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乡里风俗。
俚俗;粗俗。
俚俗;粗俗。
引证解释:
⒈ 乡里风俗。
引唐李贺《昌谷》诗:“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
《明史·杨廷和传》:“帝命迴鑾日羣臣各製旗帐迎, 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瀆献。’”
清厉鹗《吴山咏古诗·铁四太尉》:“奇事神降莘,里俗文诅楚。”
⒉ 俚俗;粗俗。
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皆儿童里俗之谈,近於游戏。”
清鲁一同《荒年谣》序:“事皆徵实,言通里俗。”
网络解释:
里俗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裏
- 五笔JFD
- 五行火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与里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