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出
拼音: | yǐn chū |
注音: | 一ㄣˇ ㄔㄨ |
词性: | 动词 |
引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出
(1) 从中总结出、作出或得到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领出;延伸出;导致。
引《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疾疫,军旅皆已引出。”
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顷之,白气自鉢中兴,如炉烟直上数尺,稍引出讲堂外。”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网络解释:
引出
- 1、巧妙利用引语顺势引出文章的主旨,既能点明文章中心,又能增强语言的文采及文化底蕴,可谓一箭双雕。
- 2、而后引出你们如何认识到婚姻这一步的。
- 3、另外可以通过你提问来引出话题,例如问问他们小时候都玩儿什么,那时候家里种了什么粮食,见过哪些水果的树啊之类的很无聊的问题,但是很打发时间的。
- 4、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的结果,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5、可以先问问他关于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如果他说不清楚,就告诉他友情没有排他性而爱情有。并且引出如果在不适当的年龄恋爱的话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物质和生理和精神上的基础。我相信这样他听了能够思考斟酌你的话。
- 6、其实大部分的老人家都很有表达欲望的,只是没有人愿意陪他们说话,或者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跟儿孙说那些话题他们会不会不耐烦。人老了后就会变得很敏感,不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你要做的就是引出话题,然后倾听就了。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与引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