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俗
拼音: | chū sú |
注音: | ㄔㄨ ㄙㄨˊ |
出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超出凡俗。 2.谓出家。
引证解释:
⒈ 超出凡俗。
引晋夏靖《答陆士衡》诗:“允诚伊何,拔羣出俗。华文不修,抱此素朴。”
南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自惟凡劣,识鉴鲜方,徒抱出俗之愿,而无致远之力。”
唐卢照邻《秋霖赋》:“抗高情以出俗,驰精义以入神。”
⒉ 谓出家。
引《周书·皇后传·孝闵帝元皇后》:“孝閔帝元皇后名胡摩,魏文帝第五女……﹝孝閔﹞帝被废,后出俗为尼。”
网络解释:
出俗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与出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