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shé chū dòng
一ㄣˇ ㄕㄜˊ ㄔㄨ ㄉㄨㄥˋ
常用成语
引虵出洞
YSCD
连动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出处: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语法:
引蛇出洞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引诱坏人进行活动。
示例: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如果说,父亲与会是中了‘引蛇出洞’之计,那么,储安平6月1日在中央统战部的发言,则被许多人视为‘自投罗网’。”
英语:
draw snake out of its hole
反义词:
- 1、孙兴这么做,才是名符其实的引蛇出洞,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等蛇头一出来,就猛敲它七寸,达到一招制敌的功效。
- 2、在这次辩论中,我们采取引蛇出洞,后发制人的办法,掌握了对方的弱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反击,从而取得了胜利。 ()
- 3、热情的话很至可以引蛇出洞。
- 4、其实也是引蛇出洞,巫?不担心泄密的事,一是魔族还没有互相报告军情一说,打仗除了更高层级的魔下令冲锋以外,基本上是各行其是。
- 5、的言语甚至可以引蛇出洞。
- 6、纪纲微笑道杨兄所虑甚是,所以欲行此计,最最紧要处不是引蛇出洞,而是如何拿贼擒脏。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shé,yí
- 注音ㄕㄜˊ,ㄧˊ
- 笔划11
- 繁体蛇
- 五笔JPXN
- 五行金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yí1. 〔委(wěi )蛇〕见“委2”。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与引蛇出洞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