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礼
拼音:kàng lǐ
注音:ㄎㄤˋ ㄌ一ˇ

伉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伉礼kàng lǐ

(1)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偏据一偶,伉礼
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match one's wits;treat sb. as an equal

引证解释:

⒈ 谓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后多作“抗礼”。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网络解释:

伉礼

  • 谓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后多作“抗礼”。
  •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YMN
    • 五行

    (1)(形)〈书〉对等;相称(指配偶):~俪。

    (2)(形)〈书〉高大。

    (3)(形)(Kànɡ)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