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容
拼音: | lǐ róng |
注音: | ㄌ一ˇ ㄖㄨㄥˊ |
礼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制仪容。
汉乐名。
汉乐名。
引证解释:
⒈ 礼制仪容。
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陈书·程文季传》:“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
《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
⒉ 汉乐名。
引《汉书·礼乐志》:“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
《隋书·音乐志下》:“﹝汉高帝﹞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秦之《五行》也。”
网络解释:
礼容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