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奏
拼音:píng zòu
注音:ㄆ一ㄥˊ ㄗㄡˋ

平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辨析明白而后上奏。

引证解释:

⒈ 谓辨析明白而后上奏。

《汉书·宣帝纪》:“詔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
《南史·徐勉传》:“虽写以尺简,而终闕平奏。”
《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元年》:“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復令有司平奏。”
胡三省注:“平奏者,平其可行与否而奏之。”

网络解释:

平奏

  • píng zòu ㄆㄧㄥˊ ㄗㄡˋ
  • 平奏
  • 谓辨析明白而后上奏。《汉书·宣帝纪》:“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 萧望之 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南史·徐勉传》:“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元年》:“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 胡三省 注:“平奏者,平其可行与否而奏之。”
  •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GD
    • 五行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