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鸠之平
shī jiū zhī píng
ㄕ ㄐ一ㄡ ㄓ ㄆ一ㄥˊ
一般成语
尸鳩之平
SJZP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之仁”。
出处: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语法:
尸鸠之平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示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唯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3
- 繁体尸
- 五笔NNGT
- 五行金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
- 拼音jiū
- 注音ㄐㄧㄡ
- 笔划7
- 繁体鳩
- 五笔VQYG
- 五行水
(1)(名)鸽子一类的鸟;常见的有斑鸠、山鸠等。
(2)(动)聚集:~合|~集|~居。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尸鸠之平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