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齿
拼音: | héng chǐ |
注音: | ㄏㄥˊ ㄔˇ |
恒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恒齿
(1) 哺乳动物的第二套牙齿,在乳牙之后出现,典型的恒齿一直存留到老年。人类的恒齿共32颗,上下颌各有4颗切齿、2颗犬齿、10颗前臼齿和臼齿
英
引证解释:
⒈ 又称“恆牙”。亦作“恒齿”。人和哺乳动物的乳齿脱落后长出的牙齿。恒齿脱落后一般不再重生。
国语词典:
人在七、八岁左右,乳齿脱落后所长出的永久性牙齿,通常共有三十二颗。
网络解释:
恒齿
- 1、早期矫正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恒齿萌出之前,矫正现存的肌肉、骨骼及牙齿的不平衡。
- 2、恒齿比较强壮也比较大颗,如果失去了恒齿,你将不会再拥有其他的牙齿了。
- 3、她的乳齿正在脱落,以及生恒齿。
- 4、公司,你可以在恒齿或变齿之间选择,标准的切进量就是锯条于加物件里的接触弧长。
- 5、对于恒齿先天缺牙的治疗,常因延迟诊断或是不适当的处置,而加重困难度。
- 6、对于儿童恒齿并没有长出,氟化物仍能改善牙齿的瓷釉,这是牙齿表面一层高矿化组织。
字义分解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笔划9
- 繁体恒
- 五笔NGJG
- 五行水
(1)(形)永久:~心。
(2)(名)恒心:有~|持之以~。
(3)(形)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
(4)(Hénɡ)姓。
与恒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