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板
拼音: | yǎ bǎn |
注音: | 一ㄚˇ ㄅㄢˇ |
哑板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银中搀假,敲击时发声低沉沙哑。故用以指假银元。
引证解释:
⒈ 银中搀假,敲击时发声低沉沙哑。故用以指假银元。
引《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钱琼光﹞把十六块洋钱拏出来……又一块一块的在桌上钉了好几回,一听响声不错,格外感激州里帐房照应他,连一块哑板的都没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他拿起我付给他的洋钱,在柜上摜了两摜,是一块哑板。”
郭沫若《后悔》:“先生,你这块钱换一下,哑板!”
国语词典:
旧时银圆中掺入杂质,敲起来声音不清脆者,称为「哑板」。
网络解释:
哑板
字义分解
- 拼音yǎ,yā
- 注音ㄧㄚˇ,ㄧㄚ
- 笔划9
- 繁体啞
- 五笔KGOG
- 五行土
yǎ
1.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3.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yā1. 〔咿哑〕见“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