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俊
拼音:shū jùn
注音:ㄕㄨ ㄐㄨㄣˋ

疏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疎俊"。亦作"踈俊"。 2.放达超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俊”。亦作“踈俊”。放达超逸。

唐刘禹锡《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纪》:“是岁,以疎俊少检获訕,出牧邵州。”
明方孝孺《答林嘉猷书》:“谨愿者篤于守而不知推乎性命之原,达乎政教之统;踈俊者鋭于言而不知本乎伦理之常,践乎礼义之实。”
清龚自珍《金缕曲·沉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老矣东阳沉 !算平生徵歌説剑,十分疏俊。”

网络解释:

疏俊

  • 疏俊,亦作“疎俊”。亦作“踈俊”。 放达超逸。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jùn
    • 注音ㄐㄩ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CWT
    • 五行

    (1)(形)相貌好看:~秀|~俏|这个孩子长得好~呀。

    (2)(形)才智出众的:~杰|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