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裔
拼音:zhī yì
注音:ㄓ 一ˋ

支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流派,支派。

旁系宗族。

引证解释:

⒈ 流派,支派。

明徐渭《送通府王公序》之一:“今夫建寧非清旷之所、高明之奥、文采之区乎……其大贤鸿儒,则有失、蔡、游、胡、魏、真之辈,其他支裔,不可胜数。”
清龚自珍《语录》:“《礼经》遗文四篇,亦无甚关繫,且《公冠篇》乃汉人所造,非周之文,大约礼家之支裔。”
李大钊《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溯其渊源,远则为白莲教的支裔,近则为义和团的流派。”

⒉ 旁系宗族。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缅甸东北西路地形考》:“曩占所灭孟连,其土司曰刀派先者,逃入中国,自供缅之支裔。”

网络解释:

支裔

  • 支裔是汉语词汇,拼音zhī yì ,解释为流派,支派。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 zhī ]

    1.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支付。

    4.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一支笔。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EMK
    • 五行

    (1)(名)〈书〉后代:后~|华~。

    (2)(名)〈书〉边远的地方:四~。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