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
拼音: | là wèi |
注音: | ㄌㄚˋ ㄨㄟˋ |
词性: | 名词 |
腊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腊酒。
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食品的总称。
引证解释:
⒈ 指腊酒。
引唐杜甫《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清孙枝蔚《除夕饮吴维申舍人寓斋》诗:“帘动春风入,杯宽腊味留。”
⒉ 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食品的总称。
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一:“徐义德的汽车随着人群慢慢开到新雅粤菜馆,他跳下车子,走进去,里面广东腊味的香气扑鼻而来。”
巴金《新生·五月二十五日》:“我出去买了些烧鸭、腊味和点心,准备她们来时一起在家里吃。”
国语词典:
腊鱼、腊肉、腊肠、腊鸭等食品的总称。
网络解释:
腊味
- 1、广式腊味是我国传统的风味食品,在新的国家卫生标准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2、自然风干的香腊鸡,金黄亮丽,肉质紧密,不涩不油,腊味醇厚。
- 3、渗透性差。易燃烧,燃烧有石腊味,在日光和热作用下容易老化降解而变化。
- 4、因为土,才够正宗;因为土,才味道;因为土,才有肉香!皇上皇土猪腊味系列是中华老字号皇上皇特别推出的一款选材上乘、风味纯正的明星腊味产品。
- 5、此外,这里还是广州手信一条街,皇上皇腊味、泮塘马蹄糕、陶陶居和莲香楼的饼食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购买。
- 6、首创“三阵”战略冬制腊味,夏设冰室,春秋穿插肥皂制造,从此称霸羊城腊味行。
字义分解
- 拼音là,xī
- 注音ㄌㄚˋ,ㄒㄧ
- 笔划12
- 繁体臘
- 五笔EAJG
- 五行火
là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xī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