辎重
拼音: | zī zhòng |
注音: | ㄗ ㄓㄨㄥˋ |
辎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辎重
(1) 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
英
(2) 运输中的(或可以运输的)设备
例
英
(3) 外出的人携带的包裹行李
英
引证解释:
⒈ 外出时携载的物资。
引《老子》:“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輜重。”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輜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
清袁枚《新齐谐·喀雄》:“一日周女忽至,带来輜重甚富, 雄惊且喜。”
⒉ 指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
引《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
《新五代史·唐臣传·王建及》:“﹝建及﹞即呼众曰:‘今日所失輜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
杨朔《征尘》:“队伍通过我们身旁,长长的一列,最后是辎重队。”
国语词典:
行李。
网络解释:
辎重
- 1、当夜,派人送金千两,军械,辎重无计其数往文丑军中去了,以图交文丑,在战斗中让其卖力,保全徐州。
- 2、陈先锋息怒,葛帅下令抢渡辎重,也是迫不得已。
- 3、在纵横七八十里的广阔战场上,到处可见行进的随军担架队,敌军遗弃的火炮、车辆、辎重物资,成群的俘虏。
- 4、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5、有客自远方返里,携带行李辎重,不知捐例,因被执罚,然倾箱倒箧为匪类所窥,中途被劫。
- 6、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字义分解
- 拼音zhòng,chóng
- 注音ㄓㄨㄥˋ,ㄔ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重
- 五笔TGJF
- 五行火
zhò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重价收买。
4.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chóng1.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