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拼音:xiāo kě
注音:ㄒ一ㄠ ㄎㄜˇ

消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梁书·王僧孺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屡动,消渴频增。”
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李素善公,谓其轻信庸医,致大病。自后消渴作,逾年竟不起。”

国语词典: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

词语翻译

英语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thirst, hunger, frequent urination and weight loss, identified in TCM with type 2 diabetes
德语
Diabetes (in der Traditionellen Chinesischen Medizin)​ (S, Med)​

网络解释:

消渴 科普中国

  •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
    • 1、梨果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 2、一般来说,乌梅有止泻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敛肺,涩肠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 3、疗大热,止消渴,小儿高热引起的惊邪赤痢,小儿惊痫。
    • 4、夏日来临,温馨祝福。烈日当空,找个荫凉。微风轻坲,吹个风凉。消渴解暑,换个爽凉。平心静气,图个心凉。保重身体,不要着凉。祝福夏天,日日清凉。
    • 5、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有较的临床疗效。
    • 6、林兰认为,糖尿病心脏病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消渴”、“心悸”、“怔忡”、“胸痹”、“惊悸”、“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证范畴。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IEG
    • 五行

    (1)(动)消失:烟~云散|冰~瓦解。

    (2)(动)使消失;消除:~毒|~炎|~肿。

    (3)(动)度过时间;消遣:~夜|~夏。

    (4)(动)〈方〉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说|何~三天。

    • 拼音
    • 注音ㄎㄜ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QN
    • 五行

    (1)(动)口干想喝水:解~。

    (2)(副)迫切地:~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