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人
拼音:xiào rén
注音:ㄒ一ㄠˋ ㄖㄣˊ

校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马官之长。 2.管理池沼的小吏。

引证解释:

⒈ 马官之长。

《周礼·夏官·司马》:“校人中大夫二人。”
郑玄注:“校人,马官之长。”
《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⒉ 管理池沼的小吏。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赵岐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余輒为书云……定非校人池,恐是餘不派。愿汝藉佛力,永脱钩网债。”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吾辈骤触子美心,忍教毒肆校人手?送入江心稳静处,愿向安澜逢故偶。”

国语词典:

职官名:(1)​周代的马官之长。《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2)​古代管池沼的小官。《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网络解释:

校人

  • 官名。一、在《周礼》谓夏官司马所属有校人,设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六人,以下有府、史、胥、徒等人员,掌马政,讲究良马的选择、畜养、使用。春秋时鲁国设置。《左传·哀公三年》:“命校人乘马。”宋、晋等国又称为校正,《左传·襄公九年》:“命校正出马”。杜预注:“校正主马。”二、主管池沼畜鱼的小吏。《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UQY
    • 五行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