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子
拼音:kuāng zi
注音:ㄎㄨㄤ ㄗˇ
词性: 名词

筐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筐子kuāngzi

(1) 筐。多指较小的筐

basket

引证解释:

⒈ 方形的盛物竹器。后亦用柳条或荆条等编成。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人把匡大担子夺了下来,那些零零碎碎东西,撒了一地,筐子都踢坏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年轻时候,不过提个竹筐子,在街上叫卖洋货,那出身就可想而知了。”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小柱儿﹞后面跟随张顺,两手抱着一个大筐子,里面放着母鸡、鸡蛋……等等。”

国语词典:

以竹子编成的方形容器。

如:「菜筐子」、「书筐子」。

网络解释:

筐子

  • 筐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āng zi,是指筐。
    • 1、嗯,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提篮筐子和一个手推车。
    • 2、金杯车刚运来的数十筐带有残羹剩饭的餐摞在一起,厂房内地面放着多个盛有消毒水的筐子,布满泥水的瓷砖地面上,多名人穿雨靴作。 
    • 3、又擘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
    • 4、原木的墙和桌子,暖色的灯光,格子台布,上来几个铺着油纸的小藤筐子
    • 5、井口有一个用来载人上下的旧筐子,用一根已磨损的旧绳子吊在那里。
    • 6、我把烂土豆从筐子里挑了出来。

    字义分解

    • 拼音kuāng
    • 注音ㄎㄨㄤ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AGF
    • 五行

    (名)(~儿)用竹篾、柳条、荆条等编的容器:抬~|粪~|两~土。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