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使
拼音: | fáng yù shǐ |
注音: | ㄈㄤˊ ㄩˋ ㄕˇ |
防御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职官名。唐武则天时始设于夏州﹐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掌本区军事﹐以刺史兼任﹐常与团练使互兼﹐以后废置无常。至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辽南面官系统中有防御使。清代各省驻防军中设防御使﹐是正五品武官。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使。
引证解释:
⒈ 职官名。 唐武则天时始设于夏州,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掌本区军事,以刺史兼任,常与团练使互兼,以后废置无常。至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 辽南面官系统中有防御使。 清代各省驻防军中设防御使,是正五品武官。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使。
引唐杜甫《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旧唐书·职官志三》:“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
《金史·宣宗纪上》:“德州防御使完颜丑奴伏诛。”
网络解释:
防御使
字义分解
- 拼音fáng
- 注音ㄈㄤˊ
- 笔划6
- 繁体防
- 五笔BYN
- 五行水
(1)(名)戒备的设施:城~。
(2)挡水的建筑物:堤~。
(3)姓。
(4)(动)提防、防备:~洪。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禦
- 五笔TRHB
- 五行木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
与防御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