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拼音:péng lái gé
注音:ㄆㄥˊ ㄌㄞˊ ㄍㄜˊ
词性: 名词

蓬莱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上,面临黄海。北宋嘉年间建阁,后又增建。包括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弥陀寺等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蓬莱阁为两层木阁,高15米。阁旁有避风亭、卧碑亭、宾日亭、观澜亭等古迹及碑刻数百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证解释:

⒈ 阁名。在山东省蓬莱县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间建阁, 明万历年间增建了吕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

宋孔平仲《寄常文》诗:“蓬莱阁下花多少, 清旷亭前水浅深。”

⒉ 指秘书省或秘书监。参见“蓬莱”。

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暂阻蓬莱阁,终为江海人。”
亦省作“蓬阁”。 唐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诗:“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扬云。”
唐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移官蓬阁后,穀贵殁潜夫。”

网络解释:

蓬莱阁 (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

  •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一处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 蓬莱阁景区先后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旅游行业最佳诚信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等称号,导游科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殊荣。
  • 蓬莱阁 (汉语词语)

  • 阁名。在山东省蓬莱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间建阁,明万历年间增建了吕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诗:“ 蓬莱阁 下花多少, 清旷亭 前水浅深。”明 袁可立《蓬莱阁怀古》:“夙慕蓬莱仙,今到蓬阁上。”
    • 1、如果你运气的话,能从蓬莱阁上看到海市蜃楼。
    • 2、所以蓬莱阁通过道盟号召众道友留意魔头踪迹,并尽早准备力量,扫荡北海小光明境的血魔宗,御敌于国门之外,以保障我东海各派的安全。
    • 3、著名的蓬莱阁就在蓬莱市在田横山上可以看到黄渤海分界线。 
    • 4、哦,那你能告诉我们它有什么特点吗?当然可以,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
    • 5、蓬莱阁隐于各个时空断层的缝隙中,在妖物一界颇负盛名,又名阴阳当铺。
    • 6、近日,蓬莱阁景区文物科作人员在蓬莱阁普照楼东侧山坡上发现一处明代阅兵台遗址。

    字义分解

    • 拼音péng
    • 注音ㄆㄥ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TDP
    • 五行

    (1)(动)蓬松:~着头。

    (2)(名)飞蓬;草本植物;叶子边缘有锯齿;花白色。

    (3)(量)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一~凤尾竹。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GOU
    • 五行

    (名)萝卜。

    • 拼音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KD
    • 五行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

    (2)(名)藏书的地方。

    (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