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
拼音: | zhū fāng |
注音: | ㄓㄨ ㄈㄤ |
诸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各地方。 2.犹诸道。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各地方。
引《晋书·何劭传》:“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
南朝梁元帝《庾先生承先墓志》:“诸方未游,佳城已望。”
《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
⒉ 犹诸道。
引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⒊ 别的方位;别的地方。
引《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五代王仁裕《王氏见闻·韩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
《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
网络解释:
诸方
- 1、两佚札和佚文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
- 2、第三部分,论证人的道德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诸方面的作用。
- 3、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
- 4、从诸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综合防治玻璃化现象发生的体措施。
- 5、书中集录丛林见闻、诸方尊宿提唱之语、友朋谈说议论之言,或得于残碑蠹简有关典谟之说等,总计近百篇,颇历史之真实性。
- 6、在近代中国,由于救亡图存和人的精神进化的需要,陋俗文化发生了渐次演化,它集中反映在婚姻文化、家庭文化、妇女文化、性伦文化诸方面的嬗变上。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諸
- 五笔YFTJ
- 五行金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与诸方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