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马
拼音:bá mǎ
注音:ㄅㄚˊ ㄇㄚˇ

跋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勒马使回转。 2.骑马驰逐。

引证解释:

⒈ 勒马使回转。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胡三省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轡,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

⒉ 骑马驰逐。

唐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诗:“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宋王安石《金明池》诗:“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词:“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网络解释:

跋马

  • 【词语】:跋马
  • 【注音】:bá mǎ
  • 【释义】:勒马使回转。 2.骑马驰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ㄚ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DC
    • 五行

    (1)(动)翻山越岭:~山涉水。

    (2)(动)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一般为鉴定、评价、考释等:序~。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