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
拼音:zhǐ běn
注音:ㄓˇ ㄅㄣˇ

纸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纸为底的字画。有别于绢本。

引证解释:

⒈ 以纸为底的字画。有别于绢本。

宋梅尧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诗:“唯閲元和韩侍郎,始得纸本歌且详。”
宋范成大《题张希贤纸本花·牡丹》诗:“生綃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网络解释:

纸本

  • 此大幅书法,疏放流畅,欹正相因,于不经意中挥洒自如,结体清劲,巧拙皆成,于劲健中有流丽之姿,沉着痛快的整体气势与诗文相得益彰,百看不厌,堪称力作!曾是刘墉旧藏。
    • 1、离型纸本身有的油面轧光效果,加上一层涂层的“锦上添花”,让原本的美丽加上绽放的光彩,更加鲜艳夺目、闪亮动人。
    • 2、我不甘心,情愿这辈子接着写原稿纸制造古董,印纸本书制造情趣。
    • 3、同时因为纸本的广泛应用,水墨的多种技巧得到了超乎绢本的发展,这种绘画材质的变化带来了画风的变化。
    • 4、作者对此解释道,人类早期“结绳记事”,报纸本身就是一种记录事件的文化符号,所以把它作为编织材料。
    • 5、电子出版物比纸本发行更快,而且电子阅读设备支持的格式及定价也更加灵活。
    • 6、拍品的山水画面之材质原为设色纸本,应更正为设色绢本。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