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理
拼音:gāng lǐ
注音:ㄍㄤ ㄌ一ˇ

纲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纲纪,法度。 2.统治。

引证解释:

⒈ 纲纪,法度。

宋曾巩《义仓策》:“高宗又开杂用之禁, 神龙之后,纲理疏濶,而义仓遂废殆尽。”

⒉ 统治。

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序》:“维太祖创始传后,比迹尧舜,纲理天下,軼於汉祖。”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盖自开闢至今,扶持人极,纲理世故,悉推斯文,其可慢乎!”

国语词典:

统治。

网络解释:

纲理

  • gāng lǐ ㄍㄤ ㄌㄧˇ
  • 纲理(纲理)
  • (1).纲纪,法度。 宋 曾巩 《义仓策》:“ 高宗 又开杂用之禁, 神龙 之后,纲理疏濶,而义仓遂废殆尽。”
  • (2).统治。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维 太祖 创始传后,比迹 尧 舜 ,纲理天下,轶於 汉祖 。”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盖自开辟至今,扶持人极,纲理世故,悉推斯文,其可慢乎!”
  •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
    • 注音ㄍ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QY
    • 五行

    (1)(名)提网的总绳(多用于比喻):~目|提~挈领|~举目张。

    (2)(名)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领|大~|提~。

    (3)(名)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鸟、哺乳等纲。纲以下为目。

    (4)(名)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盐~|花石~。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