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兵
拼音:sān bīng
注音:ㄙㄢ ㄅ一ㄥ

三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

引证解释:

⒈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按:天子五鼓为东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黄鼓。诸侯三鼓者去黑黄二鼓,则知三兵当去楯及弓矢。

《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
杨士勋疏:“五兵者, 徐邈云:‘矛在东,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

网络解释:

三兵

  • 三兵是汉语词汇,拼音sān bīng,出自《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