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三倒四
拼音:diān sān dǎo sì
注音:ㄉ一ㄢ ㄙㄢ ㄉㄠˇ ㄙˋ
词性: 成语

颠三倒四的意思

词语解释:

颠三倒四dīānsān-dǎosì

(1) 形容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条理

lonfused;disorderly;in coherent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神智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封神演义》第四四回:“姚天君在其中,披髮仗剑,步罡念咒於臺前,发符用印於空中,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好逑传》第十一回:“只小耍他一场,先弄得他颠三倒四,再打得他头破血出,却又没处叫屈,便也够他的了。”
杨朔《桃树园》:“石老海病得颠三倒四的,前言不搭后语。”

国语词典:

形容混乱没有条理或神志不清、翻来覆去。《荡寇志.第一二回》:「那刘母口里不住的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佛国有缘,佛法相因,常乐我静,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灰尘,颠三倒四价念那高王经。」也作「倒四颠三」、「倒三颠四」。

网络解释:

颠三倒四

  • 颠三倒四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iān sān dǎo sì,形容说话办事没有次序,没有条理。
    • 1、老王每次只要一喝醉酒,说话就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 2、这老人家说话总是颠三倒四,让人弄不明白。
    • 3、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我们都听得不耐烦了。
    • 4、奶奶老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的。
    • 5、刘嫂说话总是颠三倒四的重复若干次才肯罢休。
    • 6、架子上的书放得颠三倒四的,快整理一下。

    字义分解

    • 拼音diān
    • 注音ㄉㄧㄢ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HWM
    • 五行

    (1)(名)头顶。

    (2)(名)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树~。

    (3)(动)颠簸:车~得厉害。

    (4)(动)跌倒:~覆。

    (5)(动)〈方〉跳起来跑:连跑带~。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dǎo,dào
    • 注音ㄉㄠˇ,ㄉ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GCJ
    • 五行

    dǎ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dào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