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
拼音: | jiè dài |
注音: | ㄐ一ㄝˋ ㄉㄞˋ |
词性: | 动词 |
借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借贷
(1) 借进贷出
英
引证解释:
⒈ 向人借用钱物。
引《晋书·王衍传》:“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捨之。”
明唐顺之《与胡梅林总督书》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利娜》上:“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
⒉ 将钱物借给他人。
引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
《金史·熙宗纪》:“﹝皇统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飢民酬赏格。”
国语词典:
向人借用财物。
网络解释:
借贷 (汉语词语)
- 1、于是银行的借贷政策开始粉墨登场。
- 2、如果发生个人不良信用记录,还清后只能影响个人的借贷行为而不会影响其他。所谓的不能乘坐飞机主要是指被法院判决还款而没有还款的人员。
- 3、你只得低声下气地向银行经理借贷。
- 4、我反对为了解决一时困难而向地下钱庄借贷,那无异是在饮鸩止渴。
- 5、共计借贷炎国两万万三千五百万比金币,赤水国一万万一千三百万比金币,越国三千四百百万比金币;上月浮日国还款两千万比金币,已经结清利息与本金。
- 6、但是到了下半年,银根紧缩蒸干了汽车公司附属金融机构的借贷和租赁资金,再加上经济衰退,股票市场崩盘,使公司业务受到重创。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藉
- 五笔WAJG
(1)(动)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图书馆~书|跟人~钱。
(2)(动)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给别人使用;借出:~书给他|~钱给人。
(3)(动)假托:~故|~端。
(4)(动)凭借:~手(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