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膜拜
拼音:dǐng lǐ mó bài
注音:ㄉ一ㄥˇ ㄌ一ˇ ㄇㄛˊ ㄅㄞˋ
词性: 成语

顶礼膜拜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顶礼膜拜dǐnglǐ-móbài

(1) 顶礼:跪伏于地,以头碰及所崇敬者之足。膜拜:两手加额,长跪而拜。均为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比喻崇拜得五体投地

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荡寇志》
这个批评家…也应该对那些向他顶礼膜拜的音乐家们传达他那以救世主自居的关于爵士音乐尽善尽美的幻想
kneel and worship (usually at temples);prostrate oneself in worship;make a fetish of

引证解释:

⒈ 谓虔诚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时的最敬礼。

《痛史》第二十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玛拉沁夫《活佛的故事》:“他们深躬腰身,随时准备跪下去顶礼膜拜。”
《十月》1981年第6期:“波朗本人就坐在殿堂的正位上,接受来庆贺的各寨百姓的顶礼膜拜。”

⒉ 形容崇拜得五体投地。

清邹容《革命军》第三章:“为除祸害而求幸福,则是为文明之革命。此吾同胞所当顶礼膜拜者也。”
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记者为着民族解放的前途,要对你们这先锋队顶礼膜拜,致最诚挚的无上敬礼!”

国语词典:

顶礼,五体投地,以头顶礼佛足。膜拜,举两手伏地跪拜。顶礼膜拜指崇拜到了极点。

网络解释:

顶礼膜拜

  • 顶礼膜拜,读音dǐng lǐ mó bài,汉语成语,释义为比喻降服自我的傲慢,对于真修行的僧人并不需要别人的顶礼,而通过顶礼来表示自心放下自我的一些不良习惯 去觉悟佛法。后形容对人崇拜崇敬到了极点。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
    • 1、关公的忠义仁勇,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 2、见到您,我顿时感到自惭幸亏,有种向您顶礼膜拜的冲动,虽然我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请允许我对您俯首称臣。
    • 3、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对于他们心中所信仰的东西都顶礼膜拜
    • 4、由于清教徒遣责罗马教会顶礼膜拜,歌功颂德的做法,所以他们在文学上反对粉饰。
    • 5、这个确实牛,要顶一下!如果是第一作者的话就值得顶礼膜拜了。
    • 6、神更象是家长们,人则对神顶礼膜拜、敬若神明。

    字义分解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DMY
    • 五行

    (1)(名)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房~。

    (2)(动)用头支撑:~缸。

    (3)(动)从下面拱起:苗把土~起来了。

    (4)(动)用头撞击:羊~人。

    (5)(动)抵住:~上门。

    (6)(动)对面迎着:~头。

    (7)(动)顶撞:小王~了领导几句。

    (8)(动)担当;支持:最近太忙;我有点~不住了。

    (9)(动)顶替:~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出去。(量)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一~帽子。(副)表示程度高:~喜欢这支歌。(副)同方位词合用;表示方位的极端:~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
    • 注音ㄇㄛ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EAJD
    • 五行

    (1)(名)人或动植物体内的像薄皮的组织:瓣~|腹~|虹~。

    (2)(名)像膜的薄皮:竹~|橡皮~。 

    • 拼音bài,bái
    • 注音ㄅ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DFH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bái

    [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